话说“人吃五谷生百病”,吃药也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觉得吃药十分简单平常,但实际上因吃药不当而引发的事件数不胜数。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约20万人因此死亡。可见,吃药也不能大意。但关于吃药的诸多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
1,吃药期间要“忌口”
医生开药后常常会叮嘱病人忌口,最常听见的就是“忌辛辣刺激食物”。事实上,服药期间需要“忌口”的东西远不止于此。
1,服药后半小时宜忌烟
一方面,吸烟会使食管下部肌肉及幽门的活动功能减弱,延缓胃排空,导致药物迟迟不能离开胃部进入小肠;同时,吸烟还会促进人体释放儿茶酚胺,减少药物吸收。
另一方面,烟草中的多环芳烃可增强肝药酶活性,使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加快,降低血液药物浓度,影响药效。研究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液中药物浓度仅为不吸烟的1/20;
尼古丁则会促进人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影响药的代谢产物排出,可能造成药的代谢产物蓄积而引起中毒。
因此,服用任何药物后,30分钟内都不宜吸烟。当然,戒烟是最好的选择。
2,抗生素一定要忌酒
很多抗生素会与酒会发生双硫仑反应,影响酒精代谢,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急性肝损伤,甚至诱发死亡。
建议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一周内都不要饮酒,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药名中带有“头孢”、“西林”、“霉素”、“沙星”、“环素”、“磺胺”、“培南”等字样的,一般都是抗生素,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忌酒,包括含酒精的食物或药物,如:料酒、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此外,酒精还可通过药物代谢,降低华法林、安乃近等药物的疗效,增加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风险。建议服用任何药物期间,最好都不要喝酒。
3,多数药物,忌西柚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的肝药酶进行代谢,而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明显影响肝药酶的功能,延长药物降解时间,减少药物排泄;同时,西柚的柚皮素又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治疗心绞痛药物费乐地平为例,一杯西柚汁可使血药浓度上升%,相当于服了2倍多的药!
可见,服药期间大量食用西柚,易加大药物副作用,还可能诱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
4,部分感冒药,忌高糖
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类感冒药的常见成分,服用这类感冒药时,如果大量食用高糖食物,会使其吸收时间延长2小时,影响药效发挥。
5,碱性药、部分抗生素,忌醋
碱性药,如:胃舒平、达喜等抗胃酸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发生中和反应,降低药效。
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期间,大量食醋可减慢药物排泄速度,加重药物毒性。
6,抗抑郁药,忌奶酪
抗抑郁药通过抑制体内单氨氧化酶而发挥作用,但奶酪中的酪胺易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而且反应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如果聚集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7,服用营养补充剂需注意
①钙补充剂,忌高草酸:草酸可与钙离子结合,妨碍钙吸收,还易生成草酸钙结石。服用钙补充剂的前后2小时,不宜吃太多含高草酸的食物,如:菠菜。如果菠菜经过焯水处理,则可以适当食用。
②铁补充剂,忌高脂:脂肪可抑制胃酸分泌,服用铁补充剂期间,如果大量食用高脂食物,易降低铁吸收,影响疗效。
2,口服药物,喝水也有讲究
关于口服药物,不同的人方法各异,有的直接干吞药片,有的喝一点点水就够了,也有的要喝很多水,还有人手边有什么饮料就用什么服药。其实,服药喝水,也有不少讲究。
1,服药应该喝什么水
果汁、牛奶、茶水等饮品是不少人服药时的常规选择,而这通常是非常不恰当的用药习惯。
①茶水送药不合适
茶叶中含有茶碱、鞣酸、咖啡因、可可碱、苷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容易干扰药物作用,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甚至可能诱发不良反应。
如:酶类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有活性的蛋白质,茶水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其结合,降低药效。茶水中的茶碱、咖啡因还会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拮抗,兴奋神经中枢,加快心率。
②果汁送药不可取
果汁富含维生素C,其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分解、化合反应,生成其他物质,降低药效。果汁中的高糖还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影响药效发挥。
③牛奶送药也不好
牛奶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明显影响部分药物的释放与吸收。牛奶中的钙、镁等离子还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降低药效。
建议服药和喝牛奶间隔1小时以上,婴儿服药后也要隔段时间再吃母乳或奶粉,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一般来说,大部分口服药都应用温开水送服(服用酶类、维生素类、活菌类药物,水温宜稍凉,以免破坏药效),若药品有特别说明,如:部分儿童用药写明可用果汁送服,才能使用果汁。
2,喝水多少别忽视
通常,多数口服药需饮用~ml水,部分药物需适当增加或减少饮水量,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案例宁波女士小阳,本该在饭后服用多西环素,但她临睡前才想起来,喝了一小口水吞完药就躺下了。次日醒来,却出现了胸口痛、吞咽困难。
①口服液、咀嚼片、含片可以不喝水
口服液(如:止咳糖浆等)比较粘稠,可粘附在咽喉部位发挥药效。如果大量饮水,会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效果。建议服用5~10分钟后再喝水。
咀嚼片需要通过咀嚼增大表面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吸收,提高药效;含片则能对口腔及咽部产生持久的药效。因此,服用这两类药可以不喝水。
其他药物如果干吞,则可能使得药物到达胃肠道的时间延长,造成起效慢、食道损伤、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后果。
②消化道粘膜保护剂需少饮水
服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不宜大量饮水,以免降低局部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效果。建议服药时喝约50ml水即可。
③服用以下药物应适当多喝水
◎损伤食道的药物:宜饮用ml以上的水,以免增加食道损伤风险;
◎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在尿液中溶解度很小,尤其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引起尿痛、血尿等症状,而适当多饮水则有助于预防或减轻;
◎胶囊药:胶囊遇水会变软变黏,易附着在食道上并造成损伤,所以服用时也需适当多饮水,将其顺利送达胃部;
◎祛痰药:祛痰药可破坏痰液中的黏性成分,将痰液溶解成易流动的,方便咳出。服祛痰药的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病情;
◎排尿酸药:痛风患者在服用排尿酸药时,需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尿酸排出,并预防尿路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