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泌尿系结石
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肾和输尿管的结石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称为下尿路结石)。
二、怎样知道自己得了结石
◆1、疼痛:一般发生在活动后,亦可出现在安静或夜间睡眠时,疼痛往往从单侧腰部,逐步扩散到季肋部,并沿输尿管走形向膀胱,外阴及大腿内侧放射。
◆2、血尿:疼痛时伴有血尿,以显微镜下血尿较为多见。
◆3、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
◆4、排石史:在疼痛和血尿发生时,尿液中可见混有沙粒和小结石排出。
◆5、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
三、泌尿系结石对人体的危害
★1、尿路结石引起肾积水。肾脏不断的产生尿液,其尿液却因尿路梗阻无法排泄,尿液必然会聚集在肾内,肾实质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受压,造成缺氧,有些组织逐渐萎缩变薄,造成肾积水损害。
★2、尿路结石梗阻引起少尿或无尿。由于少尿或无尿使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会引起肾功能不全,以及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
★3、尿路结石引起尿路感染。
★4、尿路结石引起尿毒症。如是结石引起尿毒症,说明是由于双侧肾脏或输尿管引起的梗阻,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正常的排泄,发生氮质潴留,而产生一系列全身综合症状。
四、泌尿系结石的形成
●1、病因复杂。简单讲是尿路结石由于尿液中晶体和胶体形成的。在结石形成过程中一般先有个小核心,然后尿液中的晶体围绕这个小核心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2、与地理环境有关。热带地区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造成尿液浓缩,使尿盐沉淀易形成结石。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人体内维生素D形成旺盛也是结石的形成原因。
●3、与职业有关。所从事职业的人员出汗多,饮水少,活动量小容易形成结石。
●4、与饮食有关。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可导致尿路结石。
●5、与原发性疾病有关。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高尿酸血症。
●6、与长期卧床有关。
●7、与服用药物有关。如磺胺类,维生素D类。
五、泌尿系结石发病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发病高峰为25—40岁,男性多于女性,因女性体内产生的雌激素能够促进枸橼酸的形成,从而使尿液中钙被溶解,不容易产生结晶。但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和雌激素减少,导致骨钙重吸收增加,引起高尿钙,以及尿液中枸橼酸排泄减少。
六、哪些人容易发生泌尿系结石
◆1、办公室工作人员、外科医生、驾驶员、飞行人员。其原因是久坐不动,喝水少及长时间习惯憋尿。
◆2、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结石病发病率很高,与高温作业出汗多,尿液减少和枸橼酸减少有关。如:厨师等。
◆3、从事有色金属(铅、铜)作业的人群发病率也高,其原因是接触金属机会多,极易造成肾小管基底膜的损伤,有利于结石晶体的沉积。
七、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1、保守治疗:解痉、镇痛、防治感染、多饮水、中药排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
★3、钬激光碎石。
★4、经皮肾镜碎石。
★5、开放手术。
八、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1、若结石是由于原发病引起的,则在治疗结石的同时治疗原发病;如结石是由于泌尿系畸形,异物梗阻或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则首先要矫正畸形,解除梗阻,消除异物,消除感染灶;有些结石由于某些药物引起的,如磺胺类,则应停用这些容易引起结石的药物。
●2、多饮水。一般每天应饮水—ml,多饮水可增加尿量,尿量多了,可降低尿中钙盐的浓度,减少沉淀形成结石的机会。
●3、饮食。(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食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尿钙和尿盐的排泄,是肾结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动物蛋白和动物内脏的摄入要适当控制;(2)糖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相应也增加了草酸钙的吸收,导致尿钙排泄增加,有利于结石形成;(3)草酸钙结石的病人应食用低草酸钙饮食,如菠菜,青蒜,洋葱以及各种笋干,笋类最好少吃或不吃;(4)尿酸类结石病人则应食用低嘌呤饮食,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很高,应少吃或不吃;(5)饮料可增加尿钙的含量,饮酒可增加尿中尿酸的水平,应当控制。
泌尿外科(外四科)
泌尿外科是以治疗泌尿系肿瘤、损伤、结石、畸形、泌尿系感染,男性病为特色的专科。可常规开展泌尿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下裂、肾积水等各种先天性畸形的手术治疗。并特别开展了泌尿外科各种微创技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应用钬激光技术、经皮肾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