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可可在家做饭,发现家里的蒜头没了,老姜也只剩下一小块,就去蔬菜店买了二十来个蒜头、几大块生姜,想着总归是要用的,也不容易坏,不如多买点。
结果昨天一回家,就被妈妈唠叨:让你买那么多蒜头,发芽了都得扔了,吃了可是要中毒的……
发芽蔬菜真的吃不得吗?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土豆发芽后暗藏毒素,但有些发芽蔬菜却能营养翻倍……究竟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饮食上还有哪些“隐藏的技巧”?可可就带大家一起探究一下食物背后的秘密……
1食物发芽能不能吃?
分三种情况
发芽的食物究竟能不能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有毒,不能吃土豆若是发青、发芽,会大量生成一种叫龙葵碱的有毒物质,龙葵碱不仅对肠胃有较强的腐蚀性,还有中枢麻痹和溶血的作用。
而且普通蒸煮炖炒都很难破坏它,削去也不一定能去除干净。所以发芽土豆不能吃!
2没异状,可以吃像芋头、山药、蒜、生姜、洋葱、萝卜等,这些食物囤放久了也容易发芽,但一般不会生出有毒有害物质。只是芽会吸取营养,因此这些食物发芽后营养就打折扣了,而且还会伴随水分流失,口感变得不好。
而若是这些食物切开后有腐烂、霉变的情况,就不能食用,应立即丢掉。
3能吃,营养翻倍黄豆、绿豆、豌豆、糙米,这些食物发芽后不仅能吃,食用价值也翻倍。像豌豆苗的胡萝卜素含量高达微克/百克,约是常见瓜果类蔬菜的27倍!
2这些食物同时会中毒?
多数是你没处理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XX食物和XX食物不能一起吃”的传言,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那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1鸡蛋和豆浆同食,没营养、不消化?网传: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会抑制蛋白质消化,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但其实,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会在加热煮熟的过程中被破坏掉,并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情况。
如果同时吃了鸡蛋和豆浆出现身体不适,那可能:
①豆浆没煮熟!
豆浆加热到80-90℃时即会产生大量泡沫,出现“假沸”,此时关火,豆浆是没煮熟的,里面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素、皂甙,摄入过多,的确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症状。
“假沸”现象出现后,应调小火力继续加热3-5分钟,经过充分加热后,没有豆腥味了才能安全饮用。
②生鸡蛋的细菌
还有人喜欢把生鸡蛋打入豆浆中喝,如果豆浆温度不够,鸡蛋没熟,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
2柿子和螃蟹共食,易得结石?网传:柿子中的鞣酸可使螃蟹中的蛋白质凝固成块状物,食后难以消化,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的甚至会长出胃结石。
但其实成熟的柿子一般鞣酸含量比较低,更何况有些柿子会经过脱涩处理,因此,正常饮食不会形成结石(但不建议空腹直接吃柿子),若出现不适,可能是以下原因:
①螃蟹没有煮熟,携带寄生虫、细菌等,吃了就会出现肠胃不适;另外死螃蟹、隔夜的螃蟹中容易生成组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
②柿子是生的。未成熟的柿子,其鞣酸含量很高,吃多了或者本身肠胃不好的,也容易出现不适。
不仅是上述食物,其它许多食物吃了后出现不适,往往是因为食物本身不洁或者食用方式不当,又或者是体质原因。
3鱼丸、虾丸、蟹棒,营养丰富?
可能都是“冒牌货”
爱吃火锅的人,肯定对超市各种散装火锅料,像鱼丸、虾丸、蟹棒等食品并不陌生。很多人觉得,新鲜的肉类如此之贵,退而求其次,吃吃这些感觉自己像是赚到了。
但小编想说,你买的虾丸可能只有一丁点虾肉甚至没有虾肉,包括常见的牛肉丸、蟹肉棒,也可能都是不含牛肉或蟹肉的。
其实,这些煮火锅的丸子很多都是用鸡肉、猪肉和肉糜,再搭配淀粉、食用明胶、香精、稳定剂等添加剂制作出来的。
若你想把它们当做海鲜食物补充营养的话,其蛋白质等营养物可能基本得不到什么补充,碳水化合物却会摄入过多,吃多了就更易肥胖了!
据资料统计,一两虾丸的热量至少等于二两米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吃多了无疑是“健康杀手”!
另外,小编还想提醒大家,近年来,合成肉可谓是越来越多,涮火锅的羊肉卷、牛肉卷;低价的牛排、鸡排……
符合标准的合成肉都是安全的,但购买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并注意看配料表。
4骨头汤补钙、虾皮补钙?
还不如多吃点豆腐~
1只喝汤,不如吃肉骨头中虽有大量的钙元素,但它们并不溶于水,因而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少。
骨头汤不补钙,营养成分也很有限,作用更是没你想的那么神奇!而且多喝了,可能还会带来不少问题:
①脂肪多。在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后,骨髓中的、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等会慢慢析出,容易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②嘌呤多。除了脂肪,嘌呤物质也会析出,而嘌呤溶于水,因而肉汤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高,经常喝,容易喝出尿酸高、关节肿痛等问题。
总结来说,喝汤不如吃肉,浓汤更要少喝。
2虾皮补钙不如豆腐虾皮的钙含量是mg/百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钙摄入量是mg/天,80g虾皮就能满足需求,看上去是不错的补钙佳品。
但没人一天能吃完80mg虾皮,即便能吃完,可能也达不到补钙的效果,因为虾皮中含有的是无机钙,吸收率很低。
此外,虾皮的含钠量是mg/百克,约等于13g盐,比酱油更咸(酱油钠含量是mg/百克,约等于10g盐)。而排钠的同时会排钙,尿液中每排出mg钠,就会流失26mg钙。
因此,虾皮其实算不上优质的补钙产品。还不如豆腐(南豆腐含钙量mg/百克;北豆腐含钙量mg/百克);另外,部分绿叶蔬菜,像荠菜含钙量mg/百克;草头含钙量mg/百克……都是不错的选择。
5保质期内的食品
不一定就是安全的!
包装类的食物,我们在食用前习惯看一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过了保质期则绝对不能再吃。
其实,真相和你想的有些不一样……
1食物保质期的定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定义的保质期:食品在既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贮存环境参数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一般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厂家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2保质期内的食物绝对安全?只有按要求贮存,如冷藏存放、冷冻存放、避光存放等,且要在没有拆封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标注的保质期。
但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任一不符,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都会变化得非常快,即使食品没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变质。
3过期的食物能不能吃?事实上,食品过期后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以及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而发生变质,食品变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类是对人体相对无害的变质,只是简单的外观、口感变化,营养下降等,比如一些冷冻食品等,若是未拆封、按要求储存了,只是过期几天,吃也是可以吃的,但一定要煮熟。
另一类则是对人体有害的变质,如发霉、酸败等,则绝对不能吃。
当然,小编并不是劝大家囤货到食品过期再吃,还是提倡在保质期内吃完,原则上并不推荐吃过期食物,更何况有些食物即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发生变质。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