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石分析有哪些方法?
尿结石由晶体和基质两类物质组成,其中晶体成分占绝大部分。结石成分分析的方法很多,如一般的化学定性或定量分析;元素或组分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发射光谱、电子探针等;物相分析如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热分析等,以及结构分析如偏光显微镜、扫描或透射电镜等。各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互相验证检查结果,并从不同角度观测尿结石标本。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检测结石,可以优势互补,使结果更趋完整和准确。
不同成分结石的形状与颜色各有其特点,有经验的医师凭肉眼观察已能对各种尿路结石的成分作初步的估计。肉眼观察结石外观,结合结石化学定性分析,可以满足临床上一般结石分析的要求。
2、最常用的结石分析方法是什么?
化学定性使用很普遍,可以初步检测尿结石含有的晶体成分。一般首选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的方法,如简单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出结石中的钙、磷、尿酸、草酸、铵、胱氨酸等,基本上可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只有在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时,才需要同时进行一种或多种较复杂的检查方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结石分析试剂盒出售。
目前常用的方法化学定性方法是点滴法。该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于一般临床实验室应用,该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对较纯的结石。但由于化学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已知结石成分,多数是根据晶体的离子反应来确定的,故无法检出整块结石的结构,也不能发现新的结石成分,所以该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不足可由其他方法予以弥补。
点滴法是试样粉末在试剂的作用下,使之形成特殊的结晶或不同颜色的沉淀物,根据这些结晶或沉淀物的特有征象,确定结石所含的成分。
3、结石物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结石分析物理方法较多,根据其不同的检测目的可以分为3类:元素分析、物相分析和结构分析(表)。
表结石物理分析法
检测目的
分析方法
1.元素分析
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发射光谱、电子探针等
2.物相分析
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热分析等
3.结构分析
偏光显微镜、扫描或透射电镜等
其中,光谱半定量分析法用于测定结石中微量元素;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用于结石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偏光显微镜不仅可以鉴定结石成分,而且还可观察结石结构;扫描电镜则可用于结石超微结构的观察,常与偏光显微镜结合使用,对尿结石成分和结构进行连续观察。
4、结石中有哪些晶体成分?
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分析尿结石,已测到多种晶体成分如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等。临床上,尿结石常以晶体成分而命名,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总的来看,尿结石以含钙结石(草酸钙和磷酸钙)为主,占70%~80%,其次是磷酸镁铵和尿酸结石。一块结石中如果某种晶体成分的含量达95%,即称为纯结石。纯结石较少见,多以混合形式出现,但其中往往以一种晶体成分为主。董德欣分析31块上尿路结石,由单一晶体组成的只占25.8%,混合型者占74.2%。
5、结石中有哪些无机元素?
对48例尿结石标本进行64次光谱半定量分析(分层分析16次),共发现29种元素,其中含量较多者(≥1%)有钙、磷、钠、镁;含量≥0.01%者有锌、铁、铝、钡、锶、钾;含量<0.01%者有铅、铜、镓、钼、锰、铬、镍、钴、钒、钛、银、钇、锡、镧、铍、钪。有10例进行分层测定表明,结石表层和核心部分,仅铝、锌、铁、铅四种元素略有变化,其微量元素含量相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