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检查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保健

聚焦如何让春节病远离你

中医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9.html

晋江小鱼网

点击上面蓝色字〖晋江小鱼网〗

小编带你吃香喝辣~推送泉州文化,商家优惠等。各种惊喜不断噢!更多分享尽在晋江小鱼网!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有机会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其乐融融。然而,喜庆的春节,也是疾病的高发时节,如不加以注意,很可能乐极生悲。要过好春节,就需要做好防范,远离种种节日病。

节日病一:急性胰腺炎

节日期间,暴饮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过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饮酒,会引起胰腺水肿,发生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病位置不确定,患者一般在餐后1~2小时,出现剧烈而又持续的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炎中常见的类型。少数患者病情特别严重,甚至出现头昏、休克、四肢厥冷、体温升高、脉搏增快以致神志不清等症状,这时则需要考虑急性重症胰腺炎,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除了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其他消化问题,如急性胃肠炎、胃扩张、尿结石与肾结石等,重者威胁生命。老年人消化不好,胀气、反胃等消化道疾病就有机会出来作怪,春节期间切忌吃多吃杂。

节日病二:乙型肝炎

春节期间,一些原本病情平稳的乙肝患者,突然觉得不对劲了,不仅茶饭不思,而且感到特别疲劳,还发现眼睛发黄、尿如红茶。仔细一查,原来,肝功能又出现明显损害。为什么在欢度春节时,乙肝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复发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教授瞿瑶表示,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一般来讲,病情平稳的乙肝患者,多处于免疫耐受或免疫低下状态,尽管此时的病毒多为高复制,但是肝细胞并无明显损伤,故表现得和常人一样。但每到春节,人们不免会忙碌起来,乙肝患者常态下的平稳往往会被打破;加之时值数九寒冬,极易着凉受寒,如果出现头痛发烧,再服些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退热止痛药;如果还饮酒,则更是火上加油。种种原因叠加,最终导致肝炎复发。

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休息及保暖,宜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在蛋白质食物中,应选用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如蛋类、肉类和豆制品。肉类食物宜选用牛肉、鱼肉、兔肉、鸡肉、瘦猪肉等,不吃肥肉。每天喝2杯牛奶。

适当补充维生素A、B、C等。脂肪的摄入要以患者易消化的含胆固醇少的为宜,如植物油、奶油等。糖类食品是我国人体的主要热量来源,供给要适当,每天50克比较合适,不宜过量。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体育锻炼要适当,不宜饭后“百步走”,餐后最好平卧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向肝脏提供更多的营养,有利于受损肝脏的修复。

冬春交接之际是肝炎的好发时期。春节前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导致乙肝急性发作(重叠感染)的高峰期。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节日病三:脑血管病

过年了,远离父母的子女纷纷回家,一年中难得的团聚,常使老人兴奋过度导致脑血管病发作。此外,老人为节日饮食操劳过度,加上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可能引起脑溢血等。搓麻将、看电视时间过长也都有害健康。脑血管疾病专门在老人们疲劳激动的时候“偷袭”,因此要格外注意。

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轻则精神萎靡,重则旧病复发、新病缠身。尤其是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因此年轻人应该关心老人的健康,不应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同时应该多分担家务,让老人在节日期间注意休息。

一旦老人发生脑溢血,家人不要惊惶失措,可解开其衣领,让其卧床不动,不要盲目移动患者,不能让患者头位过高,最好平卧,头偏向一侧,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患者额头上,以减少患者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并立即打,请医生出诊,并说明具体地点和联系电话,以便医生及时赶来急救。

节日病四:心脏病与糖尿病

节假日熬夜玩乐、吸烟、饮酒过量,可使心脏负担加大,平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也会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此外,过度兴奋、激动都会导致心率加快,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甚至造成猝死。需要注意,患者发病时会血压偏低,嘴唇发紫。此时先不要轻易搬动患者,也不要摇晃患者,如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送医院。如果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给患者作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

此外,春节期间,高脂肪食物吃得较多,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血糖很容易升高。一些患者没按时服药,漏服次数多了就会恶心、呕吐等。因此,糖友春节应控制进食和饮酒,千万不要擅自改变药物的服用量,药量不当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如果因漏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医院。

节日病五:感冒

春节期间也是喉咙发炎、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节,其中以感冒为甚。冬天室外冷,出外穿得厚厚的,回到家暖和了,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室内外温度反差太大,感冒就来了。

因此,建议老人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大喜,避劳累,起居如常。参加娱乐要有节制,时间不宜长,不参加竞争性强的活动,电视也要少看,切忌通宵达旦地泡在牌桌上。最好在家中常备一台家用制氧机。

节日病六:心理疾病

节日期间,一些处境或事件往往会导致有些人心理活动异常,引发生理疾病,损害身心健康。心理医学研究表明,易发生节假日心理异常的有三类人:一、丧失亲人的中老年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爱拿出已故亲人的照片或遗物来看,睹物恩人,心情变得悲伤沉痛。二、离乡背井者。“独在异乡为异客”,目睹他人合家欢聚共度佳节,自己显得更为孤独凄凉。有些人甚至会魂不守舍、思维发生偏执、产生幻觉和妄想,出现思念过度的心理障碍。三、生活境遇遭受变故的人。回想以往生活中的情景或同别人相比感到反差很大,不良情绪就会如影随形。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一是多陪有心理障碍的老人,不要只顾自己与朋友欢聚,自己玩得潇洒;二是采取自然隔离法,把死者用过的物品、照片巧妙移开,不让他们触景生情;三是采取心理转移法,通过陪他们聊天、娱乐、团聚,谈一些社会新闻、热点话题、生活趣事,使之避开不愉快的事情;四是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自我调适。通过参加体育、娱乐、交友等活动,摆脱孤独和寂寞,当心中不快时要多向别人倾诉,消除不愉快情绪。

节日病七:空巢危机

最后要提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精神问题——空巢危机,狭义上来说,它不算春节的节日病,但春节期间,空巢危机也会显得更加明显,故此处暂归入春节病范畴。

春节,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共享天伦,很多工作地离家远的子女(特别是一些事业强人)工作太忙,春节期间可能无暇回家,但他们往往会以为只要给父母足够的钱,父母的生活就可以完美无缺了。但实际上,空巢老人更需要的是子女在心灵上的慰籍,春节期间更是如此。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表示,空巢老人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

所谓春节病,并无统一定义,一般来说,春节期间常见,且与春节特点相关的疾病,都可以归入春节病。春节病,与饮食、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对于饮食,心理上的问题更难以控制,而春节病中有不少都属于心理疾病,都源自家人难聚。所以,在春节,子女们请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常回家看看,家人团聚,是春节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kqw.com/jbbfz/1323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