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尿路结石越来越多见,我国尿路结石发病率约为1%~5%,南方地区高达5%~10%,新发病率约为(~)/10万人。与此同时,尿路结石也是一个易复发的疾病,据欧洲数据统计显示尿路结石患者5年复发率约30%~50%。因此,预防结石发生与复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少数遗传性疾病(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胱氨酸尿症等)以及环境因素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外,绝大多数患者的结石形成都与饮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改变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就是最主要的预防结石复发的策略。饮食干预主要是为了改变尿液异常从而减少尿路结石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能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了解到患者的结石成份以及尿液分析结果,不同的结石成份意味着其尿液中异常的部分不一样,而其饮食中需要注意的点也不甚相同。因此,给患者的建议需要基于其尿液分析结果,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由于尿液过少对于任何一种结石来说都是其危险因素,因此保证每天尿液有2L以上是极其重要的。考虑到出汗、呼吸等丢失的水分,每天摄入1.5~3L液体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实际上,摄入液体量受多个因素影响,因人而异、因季节而异,但是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充足的尿液。事实上,也不是饮用所有的液体都有利于防止结石形成的,如碳酸饮料等含糖饮料都应少喝,而非柑橘类果汁等因含果糖较多也不宜饮用过多(柑橘类果汁可以适当饮用)。咖啡、茶等对预防结石形成也有一些作用,但是由于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并不建议过量引用,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饮水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尽量平均分布在一天里,在运动后、起床后、饭后、呕吐或者腹泻等尿液浓缩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注意补水。
关于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可以参考DASH饮食(防治高血压的饮食计划)以及地中海饮食。有研究发现遵从DASH饮食的人群不论年龄、性别以及BMI,其肾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1.减少单糖的摄入,取而代之为复合碳水化合物。过多的摄入单糖会导致尿液中分泌的钙离子浓度升高,这一效应对于钙结石患者来说更为明显。另外,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尿钙含量显著上升。还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话可以显著降低尿钙含量。
2.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转而更多地摄入膳食纤维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结石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高脂血症,高脂饮食会显著增加尿草酸含量。
3.控制食盐摄入,减少高盐以及腌制食品。钠盐摄入过多与尿液中钙含量升高密切相关。据估计正常人中每多摄入mmol氯化钠(约6g食盐)即可导致尿液中钙含量升高1mmol,而在钙结石患者中尿钙的升高效应是翻倍的。此外,高盐饮食对于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患者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更应注意。推荐每天饮食中食盐摄入量为5-6g/天。
4.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其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研究发现饮食中蔬菜水果比例较大的人群较以肉食为主的人群发生肾结石机率较低;素食主义者发生结石的概率是杂食者的一半。尽管摄入更多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增加尿液中草酸浓度从而导致草酸钙结石的发生,但是摄入的蔬菜水果同样也会增加尿液中枸橼酸盐的含量,从而达到碱化尿液的效果,并且其中含有的水以及镁、钾等微量元素也是阻止结石形成的有力干将。
5.减少动物蛋白摄入,更多地吃植物蛋白。由于动物蛋白富含嘌呤、含硫氨基酸、草酸的前体分子以及磷元素,过多摄入动物蛋白可能会增加尿液中尿酸、尿钙、尿草酸和尿磷酸浓度而降低尿液PH以及尿枸橼酸浓度,进而导致结石的发生。而植物蛋白对于结石的发生发展则与动物蛋白截然不同: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当中,在保证蛋白质以及电解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偏向于食用动物蛋白的人群较更多使用植物蛋白的人群有着更高的结石发生率。
6.控制体重,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和摄入高热量食品都会促进结石的发生与发展。尽管目前尚未发现锻炼对于结石有任何影响,但是由于结石患者往往可能会合并冠心病等情况,因此也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积极锻炼身体总是有好处的。
前面提到对病人的建议也要因人制宜,如果病人完全没有关于自己所患结石的任何资料,那么对于其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建议也是相对常规而基础一些的。主要的三大点就是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的体育锻炼、水化治疗。以下是8条对于此类病人的具体建议。
1.维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证尿量大于2L/天
2.限制食盐摄入,应小于6g/天
3.限制动物蛋白的摄入而鼓励植物蛋白
4.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可以适当地食用
5.食用蔬菜时应注意避免那些草酸含量高的蔬菜
6.尽量不要摄入或者少摄入单糖、胆固醇以及饱和脂肪酸,而鼓励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和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7.控制体重
8.规律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如果患者进行了尿液分析,那么对结石的成分与产生原因就可以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根据不同成分的结石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1.如果患者尿钙含量高的话,除了以上八点外,还应注意补钙(除非患者已确诊为吸收性高钙尿)。适量补钙可以预防结石发生,饮食中的钙在进食后有一部分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另有一部分钙会滞留在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没有被吸收的钙可以结合食物中的草酸成分,从而减少身体对草酸的吸收,也就降低了尿中草酸盐的浓度,防止了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另外,适量补钙有助于刺激血钙的自我调节、减少骨骼缺钙。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钙的摄入应该达到0-1mg/天。
2.若患者尿中尿酸含量过高的话,则应注意不要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等。并且应限制酒精(尤其是啤酒)的摄入。
3.如患者有高草酸尿症的话,则应尽量避免那些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全麦食品、坚果),而水果和蔬菜等虽然草酸含量也较高,但是其中含有的水以及镁、钾等微量元素也是组织结石形成的因素,因此水果和蔬菜是可以适量摄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摄入含草酸较高的食物时应尽量保证钙的摄入,而一些类似于能量棒、巧克力的食品中富含草酸但是钙含量极少,如果在剧烈运动出了大量汗后再食用此类能量棒,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极易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此外,日常生活中不宜补充过多维生素C。
4.大多数结石患者可能都存在尿液中枸橼酸盐含量低的情况。水果和蔬菜是饮食中碱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如肉、家禽、鱼、蛋,由于存在硫酸氨酸,会对酸化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积极的饮食、生活方式的干预,尿路结石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的。
王文营审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