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医院骨科主任郑炜医生接收了一名82岁的急诊患者王大爷,医院时都十分慌张,因为老人食指关节突然爆裂,流出的并不是血,而是一种白色的晶体。
“这是尿酸盐的结晶,就是常说的痛风石。”看到患者肿大变形的关节,医生诊断,患者是一名痛风患者,而且长时间忽视尿酸的控制。
痛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这种结节肿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畸形,或使关节遭受破坏,“如果尿酸控制得当,是不会出现这种症状的。”
经询问,事实的确如此。患者王大爷患痛风多年,饱受病痛的折磨,发病时疼痛难忍。不过虽然痛,但他本人并不在意,每次发病时吃上一片止痛药,疼痛稍缓解一些,就不当一回事了。“反正这病也断不了根,痛了吃个药就行。”因为有这个“窍门”在,王大爷把医生的叮嘱抛到了脑后,每日喝酒不说,鱼虾蟹、肥肉也是饭桌上的常菜。结果,这么些年下来,王大爷的手指、脚趾的关节部位开始出现肿胀变形,光是一只右手就鼓起了六、七个包,里面是满满的白色晶体。
“虽然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但关节的功能已经无法恢复,如果之后患者的尿酸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类病症仍有可能复发。”郑医生说。
痛风小知识痛风除了疼痛难忍、引起骨质损害以外,还会影响肾功能,大量的尿酸会在肾脏沉积形成尿路结石。
不少人会像王大爷一样,在发病时服用秋水仙碱(一种经典的痛风治疗药)止痛,觉得不痛就等于痊愈,然后放弃后续治疗。其实不然,痛风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的控制和治疗。
那么,如何控制好自身的痛风呢?
体内的尿酸量是关键,郑医生建议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低嘌呤饮食,少吃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红肉和海鲜类,不喝酒,减少尿酸摄入;多喝水,加运动,增加尿酸排出。
30岁~70岁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尤其爱好吃肉者、贪酒者以及肥胖者要时刻监测自己的血尿酸浓度,数值最好控制在以内最佳。
郑医生提醒患者,虽然痛风多发于春秋,但饮酒、高蛋白质食物、脚扭伤、手术、感染等都是重要的诱因,所以患者要避免穿紧鞋、多走路、劳累的情况,气温下降时,要注意保暖,准备一副护膝和手套,做好关节的保暖工作,也是一种有效的痛风预防措施。
编辑:芝麻
小伙伴们都在看
?慈溪一小伙被骗多元,报警后继续给骗子打款……
?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浒山这个男人不惜损失数十万元……
?挺住!慈溪今天正式入冬!多地大雪纷飞,慈溪的雪还会远吗?
?父亲去世,留下几百万元存款和几处房屋!慈溪一小伙走进公证处,竟得知……
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