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因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联系的中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医院最常用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之一。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1膀胱功能失调 脊髓损伤患者常伴有膀胱功能失调,膀胱过度充盈,排尿障碍,残余尿量增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当发生膀胱功能障碍时,易出现输尿管返流,膀胱中的致病菌可随尿液逆行,引起肾盂肾炎,这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因素。2树立插入就意味感染的意识 加强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性。3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局部不洁 导尿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因素与病人的年龄、易感性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生理防御功能,免疫机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神经传导中断,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此外,SCI后患者行动不便、大小便失控、会阴部不洁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培养基,并使尿道的防御机制受损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女性患者,尿道周围有肠道细菌繁殖,约2/3的患者会发生菌尿。4泌尿系结石损伤泌尿道内膜组织 SCI后,神经完全性损伤,卧床时问长,瘫痪区域骨骼缺少应力刺激而发生广泛的骨钙流失,引起尿钙浓度增加,由于摄入水量不足、或高热等情况下,使尿液浓缩,膀胱脱落的粘膜细胞,钙质沉淀易形成结石,易发生泌尿系结石,都可引起感染。不规范的导尿 导尿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正规或器械消毒不严,不按无菌操作,不洗手,操作戴手套被污染,造成感染,这与导尿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 当插入导尿管时,消毒不严格,更容易将聚集在尿道口或尿道前段的微生物经由尿管外部移行潜入膀胱或由护理人员引起交叉感染,由此可见导尿管的放置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泌尿系中性白细胞的抗菌能力,破坏膀胱对细菌的机械性防御造成炎症反应,使深层的粘膜细胞和细菌接触,而且会阻止尿液的完全排空。 由于SCI平面以下感觉障碍,插入尿管时患者无痛觉,往往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如插管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尿管未充分润滑或反复插入,极易造成尿道粘膜损伤,为细菌的侵袭提供了条件。另外泌尿系感染还与留置尿管的时间长有关,拔出尿管后,仍可诱发泌尿系感染。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应用,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耐药株增加,也是导致二重感染的重要原因。
白颠病症状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