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泌尿结石的高发期。医院泌尿科的结石患者增加较为明显,而据不完全统计,60%的患者是20岁至45岁的男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如何防止中招?
有啥症状?
●腰痛也可能与尿路结石有关
每年还呈现上升趋势。尿路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等,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一提起尿路结石的症状,有些深受其害的患者可能马上联想到“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血尿”等。然而,这并非它的全部。有时候,腰痛也要归咎于尿路结石。尿结石的发病有个明显特点,会有强烈的腰腹剧痛,让人直立不起身体。但剧痛过后,恢复正常又一点感觉都没有。据了解,在急诊中,腰疼的患者,30%可能是由于内科的疾病,20%是不明原因的,还有近一半的患者是由于尿路结石引起的。
●结石不一定伴有血尿
别以为尿结石都伴有血尿,如果结石还在肾里,是没有血尿的。只有当结石进入了狭长的输尿管,人一蠕动,使结石摩擦到输尿管壁,才会产生血尿。
尿路结石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突发的肾绞痛和血尿,患者也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肾结石如果不处理,会引起尿路梗阻,输尿管和肾盂积水、扩张,长时间梗阻可导致尿毒症,引起肾脏坏死。
谁会中招?
尿结石的男女发比率是3:1,好发于25-40岁,20岁以前患尿结石者较少。儿童多发于2-6岁,常与畸形、感染、营养不良有关。女性有两个高峰,即25-40岁和50-65岁。中老男性是尿结石的高发人群。
●缺水族:啤酒、饮料不能代替饮水
爱喝啤酒、喝饮料不爱喝水的人得尿结石的可能性更大。特别是天气转热后,结石患者会增加,就是因为天热体表出汗多,如果喝水少,缺少尿液冲刷,泌尿系统的自洁能力变差了。一到夏季,往往尿结石的患者就会增多,可能早已患病,此时更容易有表现症状。
不少年轻人喜欢用饮料来代替水,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在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经化学分析,大多数尿路结石都是含钙结石,其成分多为草酸和尿酸,而当摄入大量高糖、高蛋白、高脂肪后,就会在体内生成较多的草酸和尿酸,常吃富含草酸盐的菠菜也同样如此,可促使结石的形成。
●憋尿族:憋尿或可间接诱发结石
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也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如果膀胱内憋了不少尿液,细菌就有可能大量繁殖而引起膀胱炎,若治疗不及时,细菌还会沿输尿管上行,引起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憋尿可以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又可导致尿结石,尿结石又反过来加重了尿路感染。因此,避免憋尿是防止尿路感染、防止尿结石发生的方法之一。”
尿路结石发病原因很多,其中尿路感染就是病因之一。结石形成之后,能成为细菌的掩蔽所,此后,随着结石的增大,细菌也越积越多,形成结石与细菌共存的局面。所以,遇到此类情况,应先清除结石,再坚持抗菌性药物治疗以控制尿路感染,同时要保持每天饮用2升水预防结石复发。
●熬夜族:晚饭不吃或过饱小心患上尿结石
经常熬夜可能会诱发尿结石。人体的肾脏系统负责排除身体多余的钙、尿酸、嘌呤,如果常常熬夜,影响肾脏排毒,让身体多余的这些物质沉淀在肾脏内,造成短暂的高尿酸血症,长期下去就可能导致肾脏系统的尿结石。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人体排钙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食物中含钙过多,或者晚餐时间过晚。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们已经上床睡觉,尿液就会全部滞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不断增加,就会形成尿结石。因此,晚饭不应吃得过晚或过饱。
●用药族:小心抗生素和维C引发结石
代谢疾病也可能无形中影响到结石的形成。例如甲旁亢,这是现在很多见的一类甲状腺疾病,大家都会在内分泌科接受治疗。但要注意的是,甲旁亢可能引起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等问题,其中当血钙显著升高时,病人可出现以尿结石为主的泌尿系统疾病。
一些常用药物也可能引起尿路结石,比如一些常用抗生素和维生素C。当然,这往往与患者本身的体质和用药剂量有关,并非人人都会出现结石,但仍需要引起 预防有诀窍
●管住嘴不偏食
据介绍,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尿石症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尿酸结石三类。草酸钙结石占结石的80%以上,患者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同样偏好男性的还有尿酸结石,约占结石的5%~10%。相对特殊的是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约占结石的5%~10%,多是尿路感染后形成的结石,碱性尿则易形成磷酸铵镁结石。
预防尿路结石,不但需要注意控制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影响,“病从口入”,管住嘴就是预防结石的开始。三类高发的结石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尤其是与患者长年累月地过量摄入某一类食物密切相关。即使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吃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经常性大量进食,当这些食物消化吸收不了的时候,也许“石头”就在默默地生长。
草酸钙结石:饮食上需要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菠菜、香菜、芹菜、青椒、西兰花等蔬菜以及草莓、葡萄等水果,在烹饪含草酸高的蔬菜时最好先用热水焯一下。同时需要适当控制浓茶,不要多吃维生素C。
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一方面要控制尿路感染,另一方面,饮食上宜低磷酸钙饮食,少吃奶制品、富含磷酸的柠檬汁、可乐、咖啡。
尿酸结石:与现代人摄入过量的肉类和脂肪有关,应少吃产生嘌呤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煲汤、果仁等。
●多饮水巧运动
要注意调节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多饮水,饮食注意平衡,不要偏食。适当限制含钙、含草酸及动物蛋白与精制糖的摄入量,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少喝啤酒,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等酸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适当增加活动量,对未患结石和已有结石的人都有益处,活动项目可选跑步、跳跃、跳绳、上下楼梯等。
同时还要定期体检,最好每年做一次泌尿系统B超很有必要。曾患有结石的患者、饮食不合理的上班族、司机、教师、学生等高发人群都应经常体检,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肾脏等泌尿系统B超,完全可以早期发现结石。
怎么治疗?
●成分分析个性化治疗
随着结石发病年轻化,专家建议,年轻人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双肾B超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尿路结石的患者,不要过度治疗,有些几毫米的结石,可以先观察二到三周,如果还排不掉的话,再做相应治疗。针对不同的结石部位、结石的大小,专科医生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对于较大、较多的结石,可能要采取微创和体外冲击波碎石相结合,先微创手术将较大的结石取出,再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将“小石头”击碎。
专家指出,肾结石等疾病在治疗后5年内约三分之一病人会复发的特点,建议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和代谢评估,以改善饮食结构,为个体化预防结石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躺半小时“小石头”温柔粉身碎骨
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等都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一般结石在8毫米以上、15毫米以下,建议先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年龄上没有具体限定,但是对于孕妇、严重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较差、严重心率不齐等患者不建议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专家提醒,体外冲击波治疗前要稍作准备,一般治疗前一天作肠道准备;治疗当日清晨应禁食,但为防止术中低血糖,允许饮用少量含糖饮料;治疗前适度憋尿,充盈膀胱;治疗前至少停用凝血剂2周,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后方可碎石。
为了预防结石的复发,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专家建议还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的患者需卧床2-3天,最好是选择患侧卧位,少活动,配合饮水。其目的是使碎石缓慢排出,以免碎石在下降时引起输尿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致使肾绞痛。配合相应的运动,在无肾绞痛、血尿等并发症时可适度做跳跃、跑步等运动,但是不能运动过度,以免大量碎石下降在输尿管形成石结导致尿路梗阻、感染等。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