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种类
临床和流行病研究有关不同饮料尿路成石风险的资料并不一致。有关21种特定饮料的前瞻性信件调查中,成石风险下降分别为每日饮咖啡(10%)、茶(14%)、啤酒(21%)和葡萄酒(39%)。然而苹果汁和柚子汁显著增加成石风险为35%和37%。
然而根据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碱性饮料,如橘子汁,适合防止草酸钙、尿酸和胱氨酸结石形成。摄入1.2升橙汁可以显著提高尿液pH值和枸橼酸分泌。柠檬汁的枸橼酸含量是橙汁的5倍,可提高低枸橼酸含钙结石尿液中的枸橼酸含量达2倍(枸橼酸是对抗成石的有效成分)。同时,液体含成石物质增加成石风险的研究也在进行。在正常人,可乐明显增加尿中草酸分泌,啤酒降低尿液pH值并增加尿酸分泌。一项男性结石病人随机对照研究中,3年随访期间,软饮消耗量(添加磷酸)与尿路结石复发强烈相关。
在欧洲,矿泉水普及。由于矿物质和碳酸氢盐含量差别非常大,不同成分构成应该予以考虑。考虑到尿液中钙含量高以及含钙结石形成风险,多数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到尿钙分泌增加。富含碳酸氢盐的矿泉水具有碱性,适合于治疗草酸钙、尿酸和胱氨酸结石,而禁忌用于感染性的鸟粪石结石。然而成石效应却由于尿液草酸下降而减低,推测钙在肠内与草酸结合进而降低肠道游离草酸的吸收。饮水硬度和尿路结石关系的回顾研究并不一致。美国曾发现软水地区尿路结石高发,但在矫正其他环境因素后水的硬度和尿路结石疾病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结石成分分析显示饮用水中氟成分可以进入结石。在饮用水氟化地区,草酸钙结石中氟含量高,而且碳酸磷灰石结晶程度随氟含量增高而增高。如果结石成分未知,那么饮料最好是中性,即尿液稀释而没有造成尿液组分改变。适合的饮料为低盐和低碳酸氢盐的矿泉水。
张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医院。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及感染与结石学组委员
刘树声主任医师、教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会员、河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男科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