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俊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结石高发区之一。
一、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NL)、输尿管肾镜取石术(URL)、腹腔镜取石术(laparoscopelithotomy)的陆续出现,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
二、是否所有结石患者都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过程中病人基本无痛苦,不需要麻醉或仅需要少量安定镇痛药物即可完成治疗全过程。90%以上的泌尿系统结石都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1.肾结石: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为最佳选择。2-3厘米的结石一般仍为首选,但往往需要多次碎石。直径大于4公分以上的铸状或者鹿角状结石,可首选经皮肾脏穿刺碎石术(mPNNL),如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应先安置双J形输尿管导管,避免碎石术后结石碎屑形成“石街”堵塞输尿管。
2.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但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或结构致密及边缘毛刺的结石治疗效果较差。体积较大如直经2厘米以上或经多次碎石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结石,可改用输尿管镜碎石方法治疗。
3.膀胱结石:一般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较大膀胱结石可采取腔镜钬激光碎石。
4.尿道结石:尿道结石不适宜直接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5.后尿道结石:经尿道黏膜麻醉润滑剂麻醉后,采用前端钝圆的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然后按膀胱结石进行处理。碎石前应留置导尿管。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禁忌症
严重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凝血机制异常、戴有心脏起博器、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尿路感染活动期、巨大复杂结石、严重肾积水肾脏皮质萎缩。
四、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注意事项
1.碎石后应多饮水或通过静脉输液来增加尿量,促进碎片排出。
2.应多活动,特别是可以进行跳跃活动(以脚跟落地为好),以促使排出。
3.每次将尿排入容器内或直接将尿排入特制的漏斗来收集碎片,以观察治疗的效果并对结石标本做化学成分分析。
4.碎石后会在短期内出现血尿。一般血尿会很快自行消失。只是在血尿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才需要应用止血药物。
5.碎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肾绞痛,这是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以给予解痉止痛药。
6.碎石治疗后应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及疼痛情况,如果出现血压下降、持续性的肾区疼痛,应作B超检查。
7.如出现发热,应考虑泌尿系感染的可能,并给予抗生素治疗。鹿角形体外冲击波碎石后严重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2.7%,尽管应用抗生素,败血症的发生率也在0.5%。因此,对这些病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更应给予特别的关照,必要时还要做尿液的细菌学检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8.术后根据情况复查X线平片,以了解粉碎的情况和结石碎片排出的情况。如果肾绞痛持续不缓解,应想到结石碎片有在输尿管内形成“石街”的可能,及时拍片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9.对于直径小于4毫米的碎片,一般都能自行排出。但即使没有症状,也不合并感染,也要定期随访。不能以为没有症状就是结石已经排出,可以高枕无忧了。否则,结石体积增大,又会造成新的问题。
10.对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的,往往不能一次完全粉碎。这时就需要进行第二次乃至更多次的碎石治疗。在两次体外冲击波碎石之间必须有一个间歇期,以7~14日为宜,使肾脏的损伤得到一定的恢复。
五、泌尿系结石预防
尿路结石患者的预防措施应该从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开始,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营养平衡和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摄入,粗粮及纤维素饮食。大量饮水,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ml以上,预防结石的复发。注意忌食菠菜。避免过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减轻体重。药物预防性治疗用于含钙结石,目前疗效较为肯定的只有碱性枸橼酸盐、噻嗪类利尿剂和别嘌呤醇。
医院
请长按识别第一名白癜风医院防治白癜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