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编码思路
骨折有病理性和创伤性之别,编码时应遵循一定思路。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应编码于M80.-。非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发生于脊柱者编M49.5*;非发生于脊柱者,若系肿瘤引起,编M90.7,非肿瘤引起者编M84.4。在创伤性骨折中,脊柱疲劳性骨折编M48.4,非脊柱疲劳性骨折编M84.3;产伤性骨折编P11.5或P13.-;在一般创伤性骨折中,部位不明者编T08-T14,多部位(跨类目)者编T02,单部位多发(跨亚目)者编S-2.7(同一类目的亚目.7),单发者编S-2中除S-2.7以外的相应亚目。
骨折临床上分为病理性与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骨折可分为急性暴力引起和慢性积累性劳损引起两种;急性暴力引起者又分为产伤和一般创伤所致;慢性积累性劳损引起者即所谓疲劳性骨折或应力性骨折。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骨折,如原因不明的椎体压缩骨折和矫形装置引起的骨折。
1病理性骨折的编码思路
病理性骨折是由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肿瘤、骨髓炎等)引起的骨折。单从病理性骨折的角度来看,其分类轴心有二,一是部位,二是病因,这两个轴心是交错的。根据这两个轴心,病理性骨折被分类到1个类目和3个亚目。
1个类目是M80———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不论部位),
3个亚目分别为
M49.5*———其他疾病引起的脊柱病理性骨折、
M84.4———非脊柱病理性骨折(他处未分类者)
M90.7*———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不包括脊柱肿瘤)
2创伤性骨折的编码思路
创伤性骨折有产伤、急性暴力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之分。产伤性骨折是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骨折,多因胎儿巨大、产道狭窄、胎位异常等引起,因骨骼本身并无疾病,故本质上也属于创伤性骨折。但若为多发性骨折时,则可能是病理性骨折。在ICD-10中,产伤性骨折共6个类目,依次为P10颅内损伤、P11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产伤、P12头皮产伤、P13骨骼产伤、P14周围神经系统产伤和P15其他产伤。产伤常见的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均编码于类目P13。脊柱的产伤性骨折要编码于P11.5。慢性积累性劳损引起的疲劳性骨折虽然也属于创伤性骨折,疲劳性骨折提供了两个亚目,M48.4(脊柱疲劳性骨折)和M84.3(非脊柱疲劳性骨折)。
3.椎体压缩骨折的编码
M48.5是椎体塌陷或楔形变,也称椎体压缩骨折,因为导致椎体压缩骨折的并不一定是病理性因素,也可以是创伤性因素,或原因不明。
椎体压缩骨折的最常见原因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是骨质疏松,多在因无关疾病行胸部或腹部X线检查时发现;第二种是创伤,如车祸或高处坠落,常可解释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第三种是脊柱肿瘤,可以是别处扩散而来,也可起源于脊柱本身。
由此看来,对于椎体压缩骨折,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来编码:
骨质疏松所致者编码于M80.-;
其他疾病(含肿瘤)所致者编码于M49.5*;
慢性积累性劳损引起者编码于椎体应力性骨折M48.4;
只有原因不明者才可编码于M48.5。
4.病理性骨折和创伤性骨折的判断
若病变骨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自发骨折,无疑要按病理性骨折编码。但若骨折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应选择病理性骨折还是创伤性骨折的编码呢?虽说病理性骨折可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但“轻微”的程度应如何掌握呢?从临床角度来看,病理性骨折的处理不同于一般的创伤性骨折,若误诊误治,不仅影响疗效,且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可见,临床是以病理性骨折为优先考虑的。
本文节选自《中国病案》,经本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