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全球肥胖和超重的人数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据预测,到年,将有超过40亿人被归类为肥胖或超重,约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凸显了全球范围内体重管理问题的严重性。
从年到年,全球年龄大于5岁的人口中,超重/肥胖率预计将从38%飙升至51%,而肥胖率也将从14%大幅上升至24%,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全球将有近一半的人口面临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肥胖问题不仅仅影响个体的外观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它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材管理,减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减肥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塑造完美的身材,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三高和肝肾疾病的风险,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然而,减肥并非易事,错误的减肥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在减肥过程中,不同的人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极端的减肥方式,如节食。
虽然节食在短期内可能会让体重迅速下降,但长期不吃米面等主食可能导致新陈代谢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反弹效应。
01哪些原因会导致肥胖的出现?
不良的饮食习惯
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过多,例如快餐、零食、糖果等,这些食物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如果摄入的能量超过身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导致能量过剩,最终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缺乏运动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日常运动量减少,例如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等,这样的情况下,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遗传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具有家族聚集性,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些人天生代谢率较低,能量消耗较少,容易发胖。
内分泌失调
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也可能导致肥胖的发生,这些激素在调节能量代谢和脂肪存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它们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作为副作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食欲或能量消耗,从而导致肥胖。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也可能对肥胖的发生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们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从而增加摄入量,导致体重增加。
02人太胖了,会有哪些危害?
心血管系统
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在运作时功能下降,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
肥胖会影响呼吸功能,使呼吸变得困难,容易导致气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问题。
消化系统
肥胖会导致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骨骼系统
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担,使关节磨损加重,容易导致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问题。
内分泌系统
肥胖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增加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问题的发生率。
03为什么不吃米和面,体重下降得会比较快?医生告诉你减肥真相
在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中,一些研究文章尖锐地指出,中国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三大误区,其中之一便是饮食的过度精细化。
这一饮食习惯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密切相关,更是糖尿病患者数量激增的重要原因。
米饭和面条,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其过量摄入已对国民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中国居民的日常主食中,约80%是米饭,而食用面条的人群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
长期大量摄入大米、面粉等主食,无疑增加了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使得患病几率上升了80%以上。
令人震惊的是,当人们开始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后,肥胖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进一步证实了主食摄入过多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米饭,作为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本应是人体所需的能量之一,适量食用米饭并不会导致肥胖,然而,一旦摄入过多,多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进而引发肥胖问题。
面条这一由面粉制成的食物,每克含有约卡的热量,其中蛋白质8.3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61.9克。
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但长期大量食用,碳水化合物过剩,同样会转化为脂肪,加剧肥胖程度。
因此,减少米饭和面条等主食的摄入量,对于控制体重、预防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停止过度依赖这些主食,或许在短时间内会导致体重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是维护健康、降低疾病风险的有效手段。04经常吃米和面,哪个更容易增加体重?
我国素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传统,南方人民钟爱米线、米饭、粥类等米制品,而北方人则偏爱馒头、饺子、包子、面条等面食,这一饮食差异不仅体现了地域特色,也反映了人们对食物口感和营养的不同追求。
然而,面对米和面这两种主食,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哪种更值得我们选择,又该如何健康地摄入呢?首先,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米和面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和热量,这一点两者不相上下。
但在蛋白质方面,面粉的含量略高于大米,每克面粉含有12.5克蛋白质,而大米则只有7.9克。
至于膳食纤维,虽然小麦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原本是稻米的18倍,但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纤维会流失,使得两者在膳食纤维含量上相差无几,其他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米和面的含量也相差不大。那么,吃哪种主食更容易发胖呢?一项涉及10万人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西北五省名参与者的饮食偏好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爱吃面的人群更容易发胖。
具体而言,男性每周摄入面食4-6次或每天都吃的,全身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55.3%和57.5%;而女性每周摄入面食4-6次及以上的,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升高12.9%-19.9%。
相反,如果用等量的米饭取代面食,男性的全身肥胖风险可降低19.4%,女性中心性肥胖的发生风险也可降低8.2%。这一研究结果提醒我们,在选择主食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对于容易发胖的人群来说,适量减少面食的摄入,增加米饭等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任何食物都不是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科学地摄入和搭配,只有在多样化的饮食中寻求平衡,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05长期不吃米面有哪些危害?
能量供应不足
主食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不吃主食,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人感到疲劳、无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营养不均衡
米面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长期不吃米面,可能导致这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代谢紊乱
长期不吃主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影响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体重控制不当
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不吃主食可以减肥,但长期不吃主食可能导致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反而造成体重控制不当,甚至引发肥胖。
06减肥期间,可以吃什么主食?
杂粮煎饼
杂粮煎饼由多种谷物制成,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素,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同时增加饱腹感。
全麦粉馒头
全麦粉馒头由全麦面粉制成,保留了麦粒中的麸皮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控制血糖。
红薯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低热量、低脂肪,适合作为减肥期间的主食。
土豆
土豆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主食选择,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提供持久的能量。
07想减肥,先走出这4个误区,别再做错了
误区一:节食可以快速减肥很多人认为通过节食可以快速减肥,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过度节食不仅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还会使新陈代谢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反弹效应。
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保持适度的热量摄入。同时,增加运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误区二:某种食物营养价值高,就可以无限制地吃虽然某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吃,营养价值再高的食物,也不宜过多食用。
因为热量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在选择食物时,应该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控制总热量摄入。
误区三: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运动是减肥的重要手段,但运动强度并非越大越好。过高的运动强度可能导致身体受伤,反而影响减肥效果。
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同时,坚持长期、规律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误区四:不吃晚餐可以减肥不吃晚餐并不是一个推荐的减肥方法。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我们提供了晚上和夜间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如果不吃晚餐,可能会导致夜间饥饿感和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减肥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晚餐适量,并选择健康的食物。
08阅读延伸:怎样减肥是健康的?
控制饮食
适当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控制饮食减肥方式,主要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不足,就需要消耗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这样也就达到消耗体内脂肪,减轻体重的目的。
但是此种方法减肥的初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头痛、头晕、便秘等症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增加运动
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消耗体内的脂肪,加速新陈代谢。
运动减肥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在早晨早餐后三小时到午饭前,下午午餐后三小时到晚饭前,晚上晚饭后三小时到睡觉前。每次有氧运动的时间不得低于三十分钟,每个星期是三次至五次。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促进减肥效果。
心态平衡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过大,有助于减少因情绪问题导致的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