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医生刘奔
刘奔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锦州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二病区主任。
辽宁省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肾癌学组委员,锦州泌尿外科学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尿路结石预防与治疗,擅长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硬镜及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处理尿路结石。
夏季可是尿路结石的高发期
因为夏天出汗多、喝水少
尿液浓度高
从而使一些细小的尿液结晶沉积在体内
就很容易形成尿路结石!
时间久了
结石堵住尿路
让人疼到弯腰
疼到呕吐
疼到痛不欲生……
今天,小编特别邀请锦州医大附一院泌尿外科结石二病区主任刘奔给大家讲讲相关话题!快点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尿路结石?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房间,泌尿系统就是一个“下水管道”,其中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这几个重要器官及部位,而“尿路结石”就是“下水管道”中的某个部位出现了石头。位于肾脏或膀胱的结石,一般可以长到若干厘米,这个部位的结石大多不会让人感到疼痛,但如果结石长在了输尿管,哪怕只有半厘米,也会引起剧烈疼痛。为什么夏季是尿路结石的高发时期呢?
首先,由于夏天的高温天气会使人们大量出汗,导致尿液高度浓缩,促进结石盐沉淀及矿物析出从而形成结石。其次,夏天日照时间较长,人们体内的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随之尿液中的钙离子增多,更容易形成尿路结石。第三,有些人在夏天喜欢喝啤酒和吃海鲜。啤酒中含有嘌呤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海鲜特别是贝壳类海鲜,含有大量嘌呤,这种物质经过分解,会变成尿酸。啤酒加海鲜形成协同作用,诱发或加重泌尿系结石概率更大。加上夏季很多人吃夜宵回家后常常是马上睡觉,使餐后产生的尿液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尿液的钙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形成结石。尿路结石要怎么预防呢?
敲黑板!想要远离结石折磨,请牢记这3点:
01多喝水
每天饮用7~8杯清水(1.5~1.7升),基本可保证产生2升以上尿液。足够的尿液可减少溶质结晶析出成为结石,就像未化开的糖水中加入更多水便可溶解杯底的蔗糖。
需要注意的是,喝水不等于喝含糖饮料。研究证实,奶茶等含糖饮料会增加肾脏结石的风险。02调整饮食
首先要指出,含钙膳食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风险。所以不少人减少牛奶、海带、豆制品等含钙食品的摄入是错误的。食物中的钙在肠道中会结合容易引起肾结石的草酸根,从而减少尿液中草酸根的浓度,不会增加结石风险。相反,在我国膳食结构普遍少钙的情况下,增加牛奶摄入对身体有益。
其次,对于没有肾结石的普通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对于已出现肾结石的患者应限制食盐(每日小于5克)和过量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粗粮及水果摄入量。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尿液的化验结果,减少富含相应成分的食物摄入,例如有草酸钙结石的病人,应当少吃富含草酸的菠菜、芹菜等;有尿酸结石的病人,应少摄入嘌呤含量高的老火汤、海鲜等。03定期体检
泌尿系结石所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几乎没有任何感觉,不过结石可通过体检超声检查发现隐患。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请准时锁定8月16日
我们与锦州新闻广播电台合作的《幸福花园健康帮》节目,现场将邀请刘奔主任做客直播间,为大家详细讲讲相关科普知识,并且听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