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护士跟着跑,到主动冲向前,医院泌尿外科医护同心同行,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医护服务增质、提速。来源:健康界作者:沈媛巧“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传统医护模式下,护士往往对患者病情变化了解不足,医生开立医嘱,护士核对执行,医生诊治决策,护士病房照护,用一句话总结护士的角色,就是“永远跟在医生后面跑”。医院的终极目标,医院运营的有效保障。护士负责“跑”的传统医护模式,带来的不仅是医护患三方沟通难度的增加,更加大了护患之间接受医嘱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激化医患矛盾。如何让护士不再只跟着后面跑,主动冲向前,最大程度发挥护士在诊疗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呢?年,医院(医院)泌尿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医生与护士分组协作、分层管理,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治、护理、宣教、随访等工作,实施患者——医生——护士固定负责制,简化患者就医流程,增进医护患三方沟通,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传统医护模式弊端频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道出了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医护本为一家,需要相互合作来提升患者服务水平。在医生资源紧张,患者源源不断的背景下,由于种种原因,本为一家的医护工作,却被以专业特长、严格分工强行分离开来。医生,全天忙于门诊、手术,查房言语简短,医患对
疾病治疗方案沟通不充分,医护对患者诊治计划沟通不到位,对医嘱执行情况不了解,对患者病情变化不知晓;护士,护理理论扎实,临床知识匮乏,未同医生一起参与查房,对患者病情变化了解不足,护患接收医嘱信息不对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够,对治疗方案不清,对主管医生不认识,对管床护士不信任,对医生的依赖难以满足,对疾病的恐惧难以释怀。医护患三方沟通不顺畅,治疗和护理服务的断层、脱节,往往造成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给医患矛盾埋下导火索。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一体化打破传统医护脱节、重医轻护的医护管理模式,医院医护一体化模式将医护人员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共同参与病情诊治方案制定,共同参与临床查房病情沟通,医嘱执行患者病情双向反馈、临床诊疗健康教育同步进行。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服务。面对不同的诊疗团队,医院泌尿外科采取分级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级的能动性。选拔医疗护理组长,在病房成立3个医护合作小组,制定组长职责;资深主任医师任大组长,下设护理组长1名、医疗组长3名、医师组员3名、护士10—12名;医生团队,大组长3人,组长9人,组员8—10人,住院总1人;护士团队,护士长2人,护理组长3人,每组护士10—12人。医护合作小组成立后,如何保障医生、护士工作流程有效流转?医院用医、护三级管理模式应对,在各组三级医师管理上:三级医生由资深主任医师(组长)担任,二级医生和一级医生分别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担任;在各组三级护理管理上:设护士长2名、护理组长3名、护士10—12名。医护联动同心同行医护一体化,如果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其落地声响来得可能不会太悦耳。实际情况是,医院从医护一体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参与患者管理、推进日间手术,到提高业务水平、满意度互评等,已经形成了一种医护联动的格局。而促成这一双赢局面的关键是,建立了一套长期有效机制。医护一体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医生与护士一起交班,落实疑难病例及手术患者全科讨论制度,护士全面熟悉患者病史、诊断、诊疗计划,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针对特定病种,由科室该领域最擅长的专家主刀完成手术。医护一体共同参与患者管理。护士随医生一起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知晓医嘱变动信息,熟知患者治疗计划,并按时完成查房日记,确保医嘱执行,做好交班工作。医护一体共同推进日间手术。针对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开展日间手术,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将住院时间缩短在24小时左右。患者门诊就诊,医生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排除手术禁忌症,严格按日间手术准入标准纳入患者,开立住院证,患者携住院证于住院部专门负责日间手术的护士处登记预约。护士联系手术医生,确定手术时间后电话通知患者,告知其入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前禁饮食等相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kqw.com/jbzl/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