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检查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保健

健康贴士人体七大器官最怕过冬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寒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美国心脏学会年会研究人员提醒,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晚上早睡。

吃点血管“清道夫”,比如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

心脏最怕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更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

  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人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肺早晨雾气最伤肺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等9点之后再锻炼。

胃冬季代谢会变慢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冬季要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

鼻子防止病菌从鼻入

  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和“换气孔”。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从而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外,冬天也是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

每天坚持按摩鼻翼,增加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睡前用温淡盐水清洗鼻腔,防止鼻黏膜干燥,滋润、清洁双重功效。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戴上口罩。

耳朵抗冻能力最差

  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所以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

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热物敷贴会导致症状加重。

前列腺也会得“感冒”

  前列腺是男性的“娇嫩”器官,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中有丰富的肾上腺能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慢性充血;同时使尿道内压增加,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

注意小腹部及后腰部的保暖。

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白瓜子、西红柿、苹果等。

及时排尿,不要憋着,平常多喝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形成。

来源:生命时报(原文有删减,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小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kqw.com/jbzl/12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