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遇到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对是否手术踌躇不定。事实上,医学上长期以来对这类病人的处理也有不同看法,只是近年来,国内外的观点已渐趋一致,认为一些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应当手术治疗。调查资料显示,约有半数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以终生不表现症状,因此许多医生不主张手术。
胆结石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方法很多,采用什么方法治疗,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在什么时间做手术等,不是患者或医生按主观意愿能决定的,主要应根据客观具体的病情来考虑。目前胆囊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如今国内外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无症状胆结石长时间不治有什么危害?很多患者患有胆结石一病就是十余年,因为症状并不严重,一直没有予以治疗。然而有研究显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认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研究指出,胆囊结石病人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且直径75px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比25px以下的高10倍。此外,患结石时间长短亦与胆囊癌发生相关,胆囊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患者中,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所以,无症状胆囊结石虽无明显自觉不适,但并非对人体没有危害,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无症状结石患者仍然需要手术。对于胆囊多发小结石患者,结石容易卡在胆囊管或直接掉入胆总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或引起梗阻性黄疸(胆囊炎发病就是因为结石卡在了胆囊出口处,造成了胆汁流出不通畅,继发炎症,小结石很容易卡在胆囊出口处;梗阻性黄疸就是结石掉入了胆总管,就像洗手池的下水道,造成了胆总管的堵塞,胆汁逆流入血,引起败血症、黄疸、休克等严重问题)。从B超的情况看,结石大小在0.7-20px左右大小,这样大小的结石,在未来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后,出现“胆绞痛”的潜在风险最大。这是因为胆囊管(胆囊出口)的直径通常是3mm,平时它还有一定的伸展性,所以当胆囊内有绿豆或黄豆大小的结石存在时,最容易因饮食不当,把结石卡在胆囊管内,从而诱发那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胆绞痛。太大或太小的结石,不容易被卡在胆囊管内,所以不容易引起胆绞痛。所以,对于多发胆囊小结石的病人,结石易卡在胆囊管,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高血压会在胆囊发炎时加重,糖尿病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差,一旦发炎感染不容易控制),建议手术治疗。另外,我们一些病人往往会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就诊,渴望马上手术解除痛苦,其实急诊手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手术时机,而且大部分病人经过正规的消炎保守治疗能痊愈。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急诊腹腔镜手术不太安全,发生并发症机会多,大部分单位不主张开展,所以因为急性胆囊炎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单位会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因此一般建议在病人无症状无胆囊炎发作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或者在病人胆囊炎发作控制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10个指征。
1.有症状的较大的胆囊结石症,直径在25px以上者;
2.多发胆囊结石者;
3.胆囊结石同时胆囊内有息肉;
4.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胆囊结石;
5.胆囊已经变小,壁增厚或B超检查胆囊内已无胆汁,提示胆囊已经没有功能;
6.胆囊内结石阻塞了出口,胆囊已经肿大;
7.胆囊结石出现急性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或胆囊穿孔者;
8.胆囊结石并发慢性胆囊炎或有反复发作者;
9.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或有梗阻性黄疸者;
10.胆囊结石疑为胆囊癌变者。上述情况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如老年患者,如果体质很差,并存其他严重心肺疾患,手术风险较大,就要谨慎分析手术治疗的利弊得失,在医患间充分交流沟通下为患者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白癜风患者工程白癜风早期治疗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