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损伤叫骨折
骨折的种类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端穿破皮肤,直接与外界相通。
3.复杂性骨折骨折后,锐利的骨断端刺伤了主要的组织与器官,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原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2.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接触暴力较远的部位。
3.强烈的肌肉收缩
4.应力性骨折由于骨膜反复受到牵拉,或骨质长期受到较大的支撑面的反作用力的作用而引起。
征象
1.疼痛骨折当时疼痛较轻,稍停即加重,常可引起休克。
2.肿胀及皮下淤血由于软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局部可出现肿胀,皮下淤血。
3.功能丧失骨完全断裂,失去杠杆和支持作用,加上疼痛,功能因而丧失。
4.畸形骨折处由于外力和肌肉痉挛,断端可发生移位,与对侧相比,可有成角、旋转或变短等畸形。
5.压痛和震痛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在远离骨折处轻轻震动或捶击,骨折处也可出现疼痛
6.假关节活动及骨擦音完全骨折时局部可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音。
7.x线检查可确定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情况.
固定的原则和方法
(1)固定前不要无故移动伤肢。为了暴露伤口,可剪开衣服、鞋袜,不要脱,以免因不必要的移动而增加伤员痛苦和伤情。对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
(2)伴有出血和伤口者,固定前先要止血,包扎伤口,伴有休克者,应先抗休克。
(3)夹板和肢体之间要有垫衬物,空隙地方要填紧,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合适,长度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两个关节。
(4)露出伤口的骨片,不要放回伤口内,以免把感染带入深部,也不可任意去除。
(5)固定时先固定骨折部上下,再固定上下两关节。
(6)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如发现肢端麻木、疼痛、发冷、苍白或紫红时,均表示固定过紧,肢体的血液循环不畅,须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7)固定后伤肢要保暖。
信息转自网络
预约康复+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