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为葫芦科草本植物绞股蓝的根状茎或全草。苦、寒。归肺、脾经。1.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促,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可单用,或入汤剂中服用。2.养心安神:用于失眠、精神不安,有益气补脾作用。
用治慢性气管炎。取七叶胆适量,每次3g,日服3次,10日为一疗程。
用于慢性胃炎、传染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还有防癌抗癌作用,对化疗和放疗后引起的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增升作用。有增强体力机能,增强免疫的作用。
含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皂甙、其皂甙结构与人参皂甙极相似。
本品8——16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别名:铁菱头、马甲头、车夹簕头。
植物名:菝葜。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扳援状灌木,生于广州近郊丘陵地及疏林下。
分布:广布于我国长江一南地带。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
自采地点:郊野、山岗。
性味:性凉,味淡微甘。
功能:清暑散热、化气导滞、止血。
主治、用量和用法:1、癍痧热症: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2、大肠湿热: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3、腹泻:用法同上;4、下血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
验方:(治癍痧方)金岗头1两、山芝麻5钱、鸭脚树皮5钱、海金沙藤5钱、三桠皮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温服。
(方解)金岗头去湿清热;山芝麻、鸭脚树皮解肌;海金沙藤去小肠湿热;三桠苦清热解毒。以上对癍痧湿热有效。
(方歌)癍痧湿热山芝麻,金岗头下海金沙,鸭脚树皮三桠苦,轻扬解毒此方夸。
附录:本品水煎后呈紫红色,故市售凉茶多用此药调色;民间用一煮粥,有清热作用。
植物名:柠檬香碱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生于稍干燥的草地或旷野上。
分布:广东省中部,以广州附近为主。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淡、气微香。
功能:顺气散瘀、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1、肺燥咳血;2、苦伤积瘀;3、胃痛,均用干根1至2量,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验方:(治苦伤咳血方)金鸡爪5钱、白毛鸡屎藤根5钱、五爪龙5钱、红菱根5钱、红丝线5钱,清水三碗,煎成衣碗服。
(方解)本方金鸡爪、红菱根能顺气;白毛鸡屎藤根、五爪龙能化气;红丝线凉血散瘀。合为理肺止咳、凉血、止血之剂。
(方歌)苦伤咳血金鸡鸣,白鸡屎藤配红菱,五爪龙吟红丝线,瘀化营清血自停。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总编》治双草鹅喉,水不通方,金鸡爪根(又名罗伞树)适量,将药煮水含之,在含时注意勿吞药入腹。
别名:金钮扣、金杉钮。
植物名:水茄。
生长环境:本品为灌木,生于路旁、水沟边、荒屋烂地。
分布:广州市郊常见之。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
自采地点:郊野、荒地。
性味:性微凉、味淡。
功能: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量和用法:1、劳伤苦伤: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跌打肿痛:用法同上;3、胃痛:用干根1至2两,加猪瘦肉,清水煎服。
验方1:(治劳伤苦伤方)金钮头1两、下山虎5钱、江菱根5钱、龙船花根5钱、清水三碗半煎成一碗温服。
(方解)本方金钮头散瘀,下山虎、龙船花根解郁行气,红菱根清肝肺热,止咳血。合为化瘀疗伤之有效方剂。
(方歌)苦伤劳伤咳血多,潮热胸翳奈若何,红菱金钮下山虎,龙船花根煎服瘥。
验方2:(治跌打瘀肿方):金钮头1两、黑老虎5钱、大罗伞5钱、入地金牛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热服。
(方解)跌打积瘀,成为肿块,方中四药,俱能散瘀,而入地金牛,并能祛风,黑老虎既祛风又行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瘀血自能消散。
(方歌)跌打瘀肿为何因,皆因气滞血难行,金牛黑虎大罗伞,钮头一刀尽生新。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拾遗》。原名“蜈蚣草”。
别名:对坐草(江苏)、路边草(湖南)、神仙对坐草(浙江)、大金钱草(四川)。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珍珠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野生。
产地:主产于四川、江苏、湖南、江西以及江南各省均有分布。
性状鉴别:(植物形态):全草茎长20~60厘米。细弱平卧而生,稀披茸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卵圆形或肾形,全缘,叶片具紫黑色条斑,叶柄较长。夏日叶腋生黄色小花,花柄尤长,可达叶端。萼5片,花冠5瓣深裂,线形。雄蕊5枚。蒴果。本品因产地加工方法不一,干燥后,有的作顺直长条状,有的则散乱弯曲,红褐色。叶片卷缩,红褐色或青褐色。气无味淡。
以茎叶较完整、黄棕色、无杂草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鞣质、黄酮类钾盐等。
药理作用:1、利尿,可能与其所含钾盐有关。
2、排石。可能通过化石作用,把结石碎化为砂,或通过利尿作用,把细结石冲出。
3、利胆。其煎剂能促进汁从胆管排出。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性平、味淡。
归经:入肝、胆、膀胱经。
功能:清热消炎、利尿通淋、排结石。
主治: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沙石淋)、肝胆结石。外敷治恶疮。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对胆道结石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1、用于治疗膀胱、输尿管结石。可用金钱草60g、煎汤代茶,另用金钱草配海金沙等煎服,方如输尿管结石方,治疗效果良好,确能使不少病例的结石排出或消失。
2、用于治疗肾结石,要配石苇、鱼脑石等以加强利水通淋作用,并配杜仲、核桃肉等补益药以补肾,方如肾石一方。
3、用于治疗胆道结石,四川大金钱草作用较好,且需配茵陈、柴胡、栀子等药,方如胆道排石汤,适宜于没有明显梗阻和感染的胆道结石。
使用注意:用金钱草治结石,时间须较长,要长期坚持服药,一般需一个月以上。
又长期或大量服用金钱草,会产生头晕,心悸等反应,这可能与利尿排钾有关,除适当补充钾盐外,中药或配用固肾药如金樱子、芡实之类。
用量:常用量:30~60g,单味最大用~g。
处方举例:1、输尿管结石方:金钱草60g、木通9g、瞿麦24g、车前子9g(包煎)、生滑石15g(炒)、山栀9g、海金砂18g(包煎)、萹蓄18g,水煎服。如能加琥珀末0.6~0.9g冲服更好。
2、肾方一方:金钱草60g、瞿麦18g、生滑石30g、海金沙21g(包煎)、杜仲24g、木通9g、怀牛膝12g、党参9g、鸡内金9g、鱼脑石12g、核桃肉30g、石苇12g、两头尖12g(如无,可用郁金12g代替),水煎服。
3、胆道排石汤:茵陈30g、金钱草30g、黑山栀12g、柴胡6g、丹参12g、枳壳6g、赤芍6g、白芍6g、广木香9g,水煎服。
4、排石汤(遵义医学院方):金钱草30g、黄芩9g、大黄6g、枳壳9g、川楝子9g、木香9g,水煎服。
注:金钱草,现已成为治疗胆、肾和膀胱结石症的一种新兴草药。由于各地用品种不同,同名异物较多。原植物科属也不相同。除上述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四川称大金钱草),习用地区较广外,还有下列四种在不同地区作金钱草用。
1、四川小金钱草: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的全草。别名:黄胆草、小迎风草(重庆)、小马蹄草(成都)、金挖耳(广西)、荷包草(浙江)。
2、广金钱草:为豆科山蚂蟥属植物金钱草的地上全草。别名:金钱草(广东、湖南、广西)、假花生(南宁)、落地金钱(广州)。
3、江苏金钱草:为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长管理活血丹的全草。别名透骨消(四川)、连钱草(江苏、上海),金钱草(杭州)。
江西金钱草:原植物有二:1、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天胡荽的全草。2、为同科天胡荽属植物破铜钱的全草。别名:小金钱草(江西、浙江)、满天星(四川、广西)、明镜草(重庆)、星宿草(成都)、小铜钱草(安徽、江苏)、铜钱草(湖南)。
天津北京主要销售正文所述的报春花科过路黄;北京也习销广金钱草。其形状如下:茎细圆柱形,长短不一,密披黄绿色短柔毛,茎部木质。叶互生一或三片,多卷缩,顶端叶呈圆形,先端微凹,全缘,横出平行脉。叶面无毛,叶背密被黄绿色绒毛,侧生叶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紫色。果实为荚果(全草与寻骨风相似)。
各地对金钱草的功效,在地区使用上也略有不同,如1、四川大金钱草治胆结石;小金钱草民间也有用于治胆结石病。2、江苏金钱草用于胆囊炎。3、江西金钱草多用于肾结石。4、广金钱草多用于膀胱结石。
金丝草,又名:黄毛草,禾本科草本,属利水同淋药。金丝草(禾本科)古籍名:金丝草《本草纲目》。
植物名:黄毛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簇生草本。常生于阴湿的、斜坡、岩缝或堤岸边。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凉,味平淡。
功能:清热、利水、通淋。
主治、用量和用法:1、小儿肝熱: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2、小儿湿热尿短:用法同上;3、疳积,配伍用;4、淋浊;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验方:1、(治小儿湿热尿短方)金丝草5钱,灯心花4个,车前草5钱、旱莲草5钱,清水三碗半,煎成一碗,分三次服。
(方解)方中金丝草、灯心花清心利尿;旱莲草入肝肾清热;车前草利膀胱湿热。合为治膀胱湿热尿短之方。
(方歌)小儿湿热尿不长,金丝旱莲两草尝,灯心花合车前草,清除湿热尿正常。
2、(治小儿疳积方)金丝草5钱、扶儿草3钱、独脚金2钱、蜜枣5枚,清水两碗,煎成一碗作茶服。
(方解)本方金丝草平肝清心利尿,扶儿草、独脚金清肝理脾清疳积,蜜枣取其甘润,全方不削不优,为治疳积平稳之剂。
(方歌)小儿疳积肝熱多,金丝扶儿两草料,独脚金加蜜枣煎,清肝理脾积自愈。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始载《本草纲目》在忍冬项下。李时珍谓:本植物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长蕊,初开时蕊及瓣俱白色,经二、三日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现商品分南银花、东银花、山银花三种。
别名:金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二宝花。
来源:为忍冬科多年生常绿缠绕灌木忍冬山银花以及同属多种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多为栽培,也有野生。
产地:南银花(密银花):主产于河南省密县、尉氏、荥阳,登封等县。品质最好,产量较小多供出口外销。
东银花(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省费县、平邑、苍山、蒙阴、沂水等县。品质较好,产量较大,供内销及出口。
山银花(土银花):多产于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安徽、四川、浙江、陕西、江苏、江西、贵州等省多属地产地销。其中广西、湖南产量较大,也向非产地提供产品。
性状鉴别:南银花:花蕾棒状,略弯曲。长约2~3厘米,上端直径约3毫米,下端直径约1毫米,顶端钝尖。基部常常有灰绿色小花萼,五裂,长约3~5毫米。花蕾黄白色,密生短毛茸。剥开花蕾可见雄蕊5枚,雌芯一枚,已开放的花朵全长可达5厘米,花冠作唇形裂,裂片多皱卷呈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其特点主要是花蕾枝条清晰,无开放花朵,花冠较厚而有骨气,颜色黄白而略带绿意,用手握之有顶手的感觉。
东银花:形味略与南银花同,唯花蕾微显粗大而轻泡,多带有已开放的花朵或偶有绿色叶片混杂其中。花蕾黄白色已开放的花朵黄棕色,弯曲较甚,枝条显混乱。握之无顶手感。
山银花:花蕾亦呈棒状,唯较细瘦、黄色,亦带有淡绿色或棕褐色的花苗已开放的花朵,全体少毛茸或不显毛茸,质坚脆握之易碎断,嗅之甜香,嚼之微酸苦而带涩。
以上三种银花,均以花蕾肥壮,青白或黄白色,开放花朵少,无梗叶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肌醇、木犀草素、绿原酸。鞣质等。
药理作用:清热解毒,其原理为:
1、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抑菌作用,二,其酒精浸剂在1:,浓度下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单味银花对小白鼠实验结核病有疗效。总的来说,金银花为作用较强的广谱抗菌中药。
2、抗病毒。用鸡胚法以体内直接试验和体内预防作用方法筛选,发现金银花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2、抗真菌。体外试验,金银花的水浸剂对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收敛。鞣质起收敛作用,故急性肠炎也可用银花。
5、利尿。
此外,动物实验初步发现,金银花的有效成分能在体外与胆固醇结合,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炮制: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心、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炒炭凉血止血。
主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痈肿疮毒热毒血痢。
临床应用:为治疗疮疡、泻痢和外感、热病的常用药。
1、用于治疗疮疡、痈疖而有红肿热痛者(即属于“阳症”)银花常不可少,取其有强力抗菌作用。轻者配连翘、紫花地丁等,方如银花解毒汤;稍重得,例如痈初起,疼痛较显著而未溃破,则须炙山甲、皂角刺等,促进脓肿消散或溃破,方如消疮饮。痈疽愈后口渴,也可用银花煎水代茶。对皮肤湿疹、疥癞等,银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菌痢、急性肠炎等)可配黄芩、茵陈、白芍等,或用金银花单味,浓煎服。如为血痢,则须用银花炭。
3、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热染性疾病早期,其证在表,具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证候,配连翘、淡豆豉、荆芥等,在清热解毒的同时,疏风解表,方如银翘散。
用量:常用量9~30g,治热痢要浓煎。治疮痈用量较大,一般用30g,症重时,有时用到每剂60~90g,也有人用到g。
处方举例:1、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银花30g、紫花地丁20g、赤茯苓9g、连翘9g、丹皮6g、黄连4.5g,夏枯草9g,犀角1g,水煎服。
2、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银花30g、炙山甲9g、皂角刺9g、赤芍9g、浙贝9g、防风6g、白芷4.5g、当归尾12g、乳香3g、没药3g、陈皮6g、天花粉12g、甘草6g,水煎服。服本方后偶有恶心呕吐反应,但无妨碍。
3、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12g、连翘9g、荆芥9g、淡豆豉9g、牛蒡子9g、桔梗6g、薄荷3g(后下)、淡竹叶9g、芦根18g、甘草3g,水煎服。
注:南银花:多在四、五月份采摘,多选晴天的早晨上山采摘,采后立即平铺于山石上进行晾晒,当日即能晒干,如遇阴天则将采回的花蕾薄摊于竹席上通风阴晾,使之速干,保持花蕾的色泽鲜艳,因而品质较好。
东银花:因产量较大,采摘时间性强。因劳力不足,不能及时采摘,而使部分花蕾开,采摘量大,较忙乱,常有叶片混入,再加不能即采即晒,使其迅速干燥,故形色不及南银花。
山银花:多分散野生于江南各省,花期较早,三四月间采摘,这时江南地区已进入雨季,清晨上山采集,下午始能返回住地,采集的花蕾挤压于容器之中时间较久,交售给供销社后,因多雨不能及时晾晒,均采取用硫磺火进行熏蒸,尔后烘干。在熏烘过程中,银花受热成半熟或全熟状态,毛茸消失,花蕾胶化,故干燥后的山银花不显毛茸,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毛茸残留的痕迹小白点。
附:忍冬藤。
忍冬藤又名金银藤,是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当年幼嫩藤茎。茎圆柱形,细长。商品常数枝或十数枝盘卷成束状,直径约1.5~6毫米。表皮棕红色,表皮脱落者显灰绿色。老茎无毛无叶。嫩茎多密生毛茸,并常有椭圆形的对生叶,灰绿色或黄绿色,多破碎不全。藤茎坚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髓部有空隙,气微味淡。
以枝条均匀,内皮棕红色,质嫩带叶者为佳。
炮制:切段,生用。
效用:与金银花作用相同,兼清经络风热,而止经络疼痛。
附:银花藤(又名忍冬藤),清热解毒的效力不及银花,但祛风活络的作用较强,除用于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外,更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常用量12~30g。
注:全国各地金银藤与忍科藤为同一药物,并认为嫩条带叶者好。但江苏、浙江则分为银花藤与忍冬藤两种,以嫩枝带叶者称银花藤,枝长较老、粗如笔杆、外皮脱落者称忍冬。
别名:塘莺簕。
植物名:金缨子。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状有刺灌木。生于旷野、丘陵、小坡或路旁灌木丛中。
分布:我国、日本和美国均有栽培、盛产于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干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秋冬采果实。
自采地点:山岗、丘陵。
性味:性平、味淡微甘。
功能:除痰火、止泻痢。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痰火核,配伍用;2、痰火疬,配伍用;3、白带:干根约8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温服;4、痔疮:用根4两,清水煎,熏洗患处。
验方1:(治痰火核方)金缨根2两、五爪龙2两,将两药炒透,加净猪瘦肉2两,清水七碗煎成两碗,温服。
(方解)金缨根除痰火,治结核,五爪龙化气除痰,两味合用,有解郁结,除痰火之效。
(方歌)治痰火核此方珍,五爪龙同金缨根,煎汤还加猪瘦肉,解郁除痰立法新。
验方2:(治痰火疬方)金缨根5钱、水老鼠簕根5钱、白花灯笼根5钱、五爪龙根5钱、清水四碗,煎成碗半,温服。
(方解)本方在前方基础上,加水老鼠簕,白花灯笼根,取其去痰火、消坚块,化气消肿,仅此两味亦可自成一方。与前方合用,降火除痰,化气质功力较大。
(方歌)治痰火疬四般根,金缨鼠簕白花灯,五爪龙同入药用,除痰降火法堪珍。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年12月)金缨子根治疗子宫脱垂8例,疗效很好,服法:生金缨子根4两,加水煎4至5小时,去渣取汁,加甜酒或三花酒2至4钱,一次混合冲服,最好晚上睡前服。
《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治小便不通方:金缨子4两、川滑石1两,煎水内服。
治水肿方:生金缨子树根(去粗皮)切碎称一两五钱,鹿含草3钱、小香(极小团结者)七枚,用水二碗半煎到半碗,复被静卧趁温时服下,片刻,小便即通,肿亦消。此症全身浮肿,小便不通,甚则两足赤紫透明,疼痛异常,不能步履,诸药不效,急宜用此方。
治飞丝入目外治方:金缨子叶捶烂和乳汁贴之。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二辑》治腰痛因于闪腰跌扑伤者:金缨子树根、盛灵仙根各等分,切薄片,入红糖热就泡服。又治手指生蛇头疔肿痛方:金缨3钱,蛇总管3钱,硼砂少许,以两位水熬,加硼砂少许,以脱脂棉蘸敷患处。
别名:玉盏金杯、感暑草、鬼针草、蟹钳草。
植物名:三叶鬼针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草本。荒地、村旁、田基上或溪流边均很常见。
分布: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地区,我国南部各省均产。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郊外。
性味:性微凉、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主治、用量和用法:1、感冒发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2、癍痧,配伍用;3、痔疮:生用4至8两,煎水外洗患处及熏肛门。
验方:(治癍痧发热方)金盏银盘1两、山芝麻5钱、鹰不泊5钱、倒扣草1两、海金沙藤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半,热服。
(方解)热困在里,发为癍痧,治疗之法,宜在清热之中,兼解表导下,使邪有出路。本方金盏银盘解表清热;倒扣草、金沙藤利水清热;山芝麻清热滑肠;鹰不泊专于清热。全方位法,层次分明。
(方歌)金盏银盘治癍痧,鹰不泊海金沙藤,山芝麻合倒扣草,解表清热效如神。
参考资料:《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临床经验汇编》(.3.)内记载金盏银盘合剂治疗例风热病,治愈率99.31%,其中1例以情况不明,占%。药方:金盏银盘1两、金钱草8钱、野菊花5钱、狗肝菜1两、岗梅根5钱、磨盘草5钱、清水煎服,每日服1剂。10~15用1/2,5~9岁用1/3,2~4岁用1/4。
(方解)本方为金盏银盘合剂。金盏银盘味淡、性凉,微解表、治感冒、退暑热;也菊花疏头目风热,相辅为用,则解表作用较强;加以狗肝菜清肝热;磨盘草治久热不退;热则伤津,用岗梅以救其津;并见痰火肺燥,小肠热者,则有金钱草清利之,此方重在退热,能治感冒引起之头痛、耳痛、肺燥、咽痛、肝火小肠热等症状。
(方歌)金银合剂风热好,野菊金钱磨盘草,岗梅用好可救津,狗肝同煎服宜早。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白癜风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