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顾名思义,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不断恶化,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肾衰竭分为急性肾损害和慢性肾衰竭,也有部分病人伴有急性肾损害。
急性肾损伤是由于手术、外伤、休克、心力衰竭、肾血管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会造成肾供血不足,肾小管滤过率下降。此外,还有感染、药物过敏、肾肿瘤、肾结石、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等。
慢性肾衰竭是由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慢性肾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肾脏长期反复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导致肾功能逐渐衰退。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血压、血糖控制不住,会引起肾动脉的硬化,从而导致肾功能的衰竭。
据临床数据显示,5%的住院病人会发生急性肾脏损害,特别是在ICU,30%的病人会发生肾脏损害。而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患病率在9.4%-12.1%之间。
但是,肾是“生命之源”,一旦肾出了问题,身体的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都会发生变化,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都会发生变化,人体吸收的水不能被肾脏代谢和过滤,就会产生水钠潴留,损害多个器官。
这里要说的是,肾出了问题,虽然不会像胃、肠等器官那样让人感觉到不适,但是肾衰竭也不会没有预兆。比如说,如果你的身体有四个征兆,那就是你的肾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了,你要小心!
当肾衰竭时,肾上腺素分泌的“求救”会发出4个求救信号!
1、血压过高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产生的压力叫作血压。正常的血压是9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9毫米汞柱。如果长期持续高于这个数值,说明你的身体有高血压。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需要进行血压检测。
如果血压上升,要注意肾脏的病变。高血压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血压不断上升,从而引起肾小球纤维化。长期的血压波动会导致肾动脉高压,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此外,肾内的球旁细胞还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当肾衰竭时,血压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引起高血压,从而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所以,不管有没有肾病,一旦发生了高血压,就必须进行肾功能的检测,防止肾衰竭导致血压上升。
2、四肢浮肿
肾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代谢水液,产生尿液。正常来说,人体一天大约有L的原尿,大约有1.8L,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最后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通过排泄,可以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废弃的水液排出,维持体内的水分的平衡。
肾衰竭会使体内的水分不能及时的代谢和排出,从而引起眼睑、面部、四肢等部位的水肿。如果最近出现尿量、排尿次数、身体浮肿等情况,要注意肾脏的功能不正常。
3、身体虚弱
人在进行激烈的锻炼或者是得了什么大病之后,会出现浑身无力的情况。如果是平时,没有理由的浑身无力,休息了还不能减轻,那就需要小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在这些疾病中,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身体虚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肾功能衰竭后,由于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不能被肾脏过滤,导致尿液的排泄量下降,人体的代谢废物滞留在体内,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
激,导致胃肠的蠕动减慢、吸收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贫血、低血糖等症状,从而导致全身无力。
此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由于体内含有大量的毒素,会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神经肌肉系统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胃肠慢性出血,从而造成全身乏力、头晕、嗜睡等现象。
4、尿不正常
正常的人一天的排尿在-毫升左右,肾功能衰竭会导致排尿的数量下降,排尿的数量也会下降。而且,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少量的气泡,如果长期不喝水、排尿、尿液过度浓缩都会导致泡沫尿,但这种泡沫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出现了气泡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消失,要小心患上了糖尿病和肾脏病。
糖尿病人会出现泡沫尿,这是由于尿液中糖分的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尿液张力增高而产生泡沫。肾病导致的泡沫尿,是由于肾脏功能降低,不能正常的过滤蛋白质,导致大量的蛋白渗入尿液,在尿液中排泄,形成泡沫尿。
如果出现上述四个条件,就必须要注意了。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确定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出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