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危害
疾病检查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保健

致敬最美白衣天使坚守平凡岗位谱写生命华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5月12日是第个国际护士节。一袭护士服,她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身受特殊使命,她们甘于奉献、默默担当。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她们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秉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护理技术救护病人,更在患者救治、核酸采检、疫苗接种、感染控制等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中,积极响应号召,勇敢逆行,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

袁青:“一切为了患者满意”

5月11日,医院外科病区,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中的护士袁青。她在完成一系列配药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为下一位患者进行呼吸机插管。病房中,只见她熟练轻盈地操作着,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患者的呼吸管插好,并细心询问着患者病情。“袁护士特别温柔细致,咱院的护士们对我们老人也照顾得特别好,她们就像自己家的亲闺女一样!”患者孙大爷感叹地对记者说道,许多患者也对记者不住地称赞道。不仅是袁青,许多护士们也是把患者当家人,有的跟病人相处的时间甚至远远多于家人,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她们是可亲可敬的人。

袁青,年生人,年医院。在工作的11年里,她先后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胸外、泌尿外科从事护理工作,医院外科病区主管护师。“一切为了患者满意。”这句不仅是袁青总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一直鞭策自己的话。在日常工作中,她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护患沟通,用饱满的服务热情投身到工作当中,多次被评为该院优秀护士、年被评选为“潍坊好人”。

“今年3月份,疫情形势错综复杂,那天我接到紧急任务去央子集中隔离点参加防疫工作,刚接到紧急任务时,一开始我很是放心不下家人。”袁青说道,那时,她的公公刚做完肝脏手术,家里还有8岁和2岁的两个孩子需要有人照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老公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并义无反顾地支持她,正是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她才心无旁骛的投身于防疫工作中。

在封闭式管理的20多天里,袁青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奉献着。在相关领导带领下,她和其他同事一起制定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隔离点工作人员疫情防控能力。隔离点防控物资分类放置、各类标识清楚明了,取用时方便,省时省力,她与工作人员每日多次进行环境消杀,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规范打包,将隔离点的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直到顺利完成隔离点的工作任务,交上了一份令自己、令大家满意的答卷。

杨静:“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杨静(左)正在了解病人透析情况

血液透析室,一批特殊的患者群体,一个特殊的岗位,一个天照常运转,病员量不会丝毫因节假日减少的岗位,守护生命,作为白衣天使的她们冲在第一线,服务患者彰显着大爱,让一个个绝望的患者在这里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杨静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

杨静,年生人,自年工作以来,她一直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医院血液净化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坚守信念,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刻苦钻研,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善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医院血液净化科主管护师。

“由于血液透析室环境是聚集性治疗,人群集中、流动性大,再加上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低下和基础疾病状态,透析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极高,所以院感防护是重中之重。”杨静对记者说道,血液透析护士不仅承担大量血液透析中心的治疗任务和繁重的血透监测工作、抢救工作以及患者管理工作和急诊任务,同时护士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消耗。

“为了确保血液透析患者平安,从每天早上6:30时起,透析室门外的患者都会自觉戴好口罩排队,间隔一米,做好自我防护。进透析室前,分管医生对透析患者及陪护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卡,询问有无发热、乏力、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详细询问旅居史、密接史,并填写疫情防控承诺书,进行初步排除,无异常后方可进入透析室。”杨静说,每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护宣教,取消了探视陪护制度,透析治疗期间不允许陪护进出,上机后,护士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查看穿刺点有无出血、体温定时测量、膳食及疫情健康宣教、照顾病人的各种基础护理,4个小时的透析时间里,她们需要不断重复以上的工作。“每班透析结束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空气消毒并开窗通风30分钟,做好环境、物表消毒,做好标准防护。守好血透室的每一关,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再苦再累也值得。”杨静说道。

作为透析室的护士,杨静不但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有高于常人的专注力和责任心,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对待透析患者悉心关怀,无私奉献。面对疫情,杨静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制定了各项防控措施,24小时待岗听班,全身心投入血液净化工作中,全年透析患者余例,用细心、精心、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实际行动温暖患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杨洪芹:“24小时的坚守”

在大家洼一核酸采样点,记者见到了正在现场忙碌的杨洪芹。此时的她正不断提醒市民保持安全距离、指导市民填写检测信息……她的嗓子哑了,脸庞也晒黑了,但依旧干劲十足,时刻为核酸检测工作忙碌着。

杨洪芹,年生人,年聘为主管护师,医院国医堂护士长。疫情伊始,杨洪芹及科室成员承担起本院职工及“愿采尽采”社会人员、“应采尽采”单位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无论白天黑夜、冬去暑来,那一身白衣里的瑟瑟发抖、或是汗如雨下的闷蒸,都未能影响她们保质保量的完成采样工作。

杨洪芹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曾对她的团队讲“既然我们接手了这份任务,不管工作到几点,都要如期完成我们滨海区所有群众的核酸检测工作。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了一个,又遇到了下一个,再尽力协调解决就好。工作就是要迎难而上,总会有曙光的!”杨洪芹用朴实的话语,更用行动带领这支队伍,出色地践行了她们的职责。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洪芹带领“抗疫冲锋队”,进行了公安系统出勤人员任务检测、集中冷链人员的专门检测、大学城大型任务人员检测、众多企业的出勤人员检测、中考检测、高考检测……汇聚成了“13.5万人次”、“30万人次”、“43万人次”……的数字,数字的背后,凝结着杨洪芹及“抗疫冲锋队”的白天与黑夜,汗水和泪水,责任与担当,赤诚与奉献。

杨洪芹和“大白”们一线采集劳碌的身影,折射出她们抗击疫情一线的担当。物资准备、人员调配、流程制定与改进、数据核对、标本核对及交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核酸采样热线咨询服务、个案信息上报、环境消杀及医疗垃圾转运等防控措施的落实、防控演练等,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更是马虎不得。时间面前,杨洪芹带领“抗疫冲锋队”在一线实现了滨海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全民核酸检测”的有效落实,守护着十几万群众的生命安康。

杨洪芹(右一)正在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今年3月份,疫情形势错综复杂,杨洪芹与“大白”们开启了核酸检测“白加黑”模式的奋战。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饿了就吃包泡面,一干就是好几天。每个人一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她更是站不住的状态,整个人都要虚脱倒地的样子。但她还是坚持着,她们全员都处于战斗状态,所有的精力都在这儿,甚至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嗓子都哑了。但每个人依然是坚守岗位,随叫随到。历经50多个日日夜夜无休,终于挺到了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日子。

她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抗击疫情,勇往直前,更是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答卷”,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徐艺华刘继田

编辑

李子绮

审核

于彬

往期推荐

原标题:《致敬最美白衣天使!坚守平凡岗位谱写生命华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kqw.com/jbbfz/15804.html